Pls Click To Support This Blog,TQ!

請支持原創~讓鬥爭持續下去!

《逆流世代》屬非盈利,幾年來不斷勤於發表大馬政治時事評論,免費供網友們閱讀。請給予支持,樂捐些稿酬於部落客,信用卡與Paypal都OK,有多少就多少~再次感謝您熱心的支持。 Donations Are Welcome,to keep Arus Lawan's blogger continue his passion & struggle,Thanks 4 your support. 若無Paypal帳號,您可以透過銀行或網絡轉帳進行匯款,請聯繫: If you don't owned a Paypal account,you can pay via bank tranfer or online banking,pls contact 4 further details: kawasaki918ken@yahoo.com.tw
显示标签为“黃家定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黃家定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

“花样”年华


马华最近接踵而来的事件,彷佛罗生门一样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由于接受官职而违反不入阁议案,而遭到冻结3年的埔来士巴当州议员郑修强,突然在上周的中委会议后被恢复党籍,如此翻来覆去,犹如杂耍般滑稽。

更离奇的是: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派系要发起的「特大」,竟然一夜之间「死火」,要再交给律师团研究。

转过头来还是要回到所谓的「不入阁议案」。不入阁是马华选前的政治手段,意在威慑华裔思虑若失去马华这个「华裔代表」,就「没人在朝好办事」了,先不说事后 诸葛,选前马华可是上下一片心,响应不入阁呼声的(也许以为能依靠「首相牌」,所以无后顾之忧)。选前的风向原本就不乐观,结果票箱一开才恍然大悟,马华 创下选举成绩历史新低的7国11州,既然「华裔代表权」尽失,不入阁议案是否成效?

国会方面,马华说到做到,一概不接受任何委任官职,很 好。至于州属方面则模糊不清,尤其是郑修强的个案。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在郑修强被委任官职后,站出来称这是「柔佛苏丹谕令」,因此不得违抗,但根据不入阁议 案,马华纪律委员会的提议被会长理事会接纳,继而宣布冻结郑修强党籍,也就是中委会讨论后的裁决。但上周中委会在针对郑修强等人的上诉后票决,竟然以16 对14票推翻冻结,恢复了郑修强党籍;而被指扯后腿而遭冻结的廖润强却以21对9票惨遭驳回。

这点是否说明,不入阁魔咒已破除了?显然的,入不入阁早已非关键,马华党选在即才至关重要。不解的是,很多人都乐于炮轰老蔡,为何他又能顺利当上总会长,并稳住权位至今日,甚至还有人推测他选情可观呢?撇开人格不说,利益关系倒理解了吧?

今 日廖中莱又上演「大义」,以解冻郑修强一事趁机逼宫,批判蔡细历只手遮天丶逼人太甚,表情异常生动。紧接着又聚众要求召开马华特,重新探郑修强是否维持冻 结的原判。其实谁都知道郑修强一案只是契机,当他「晒冷」辞掉7大党职拥抱官位时,已可看出所以然,不入阁本身就存有漏洞,马华领袖岂会不知?

前 妇女组主席黄燕燕被委旅游部麾下的旅游促进局主席一职时,廖中莱就曾指出这是公务员性质,因此不算「入阁」,那难道黄燕燕不是马华党员?抑或不入阁只限制 在官职范围,而当公务员的不算数?至于郑修强当官,不就是柔州苏丹委任的公务员吗,之前为何又冻结其党籍?难道出于自愿,才叫违反不入阁议案?

廖中莱欲求开特大的大义戏,似乎有点似曾相似。当年因会长理事会集体决定,马华纪委会开除老蔡而斗得火热。于是前总会长翁诗杰在双十特大被投不信任票,蔡细 历则恢复党籍,但不获党职;廖中莱等就在随后要求召开特大,逼供中央重选,随后达致共识取消特大。次年的328马华重选,前后受敌的老翁大败,票数比「回 锅」的黄家定还少;蔡细历则受到多数人委托,高票当选马华总会长;廖中莱隶属黄派,为黄家定开路,老黄卖不了瓜,自己反倒名正言顺胜出署理总会长职。

2008年马华惨败而倒黄丶2009年倒蔡不着丶2010年翁倒了;然而2013年再次大惨败,穷途末路时又回到了倒蔡的阶段。周而复始,轮回循环,已经没有人会再期待马华能变出啥花样了。 


东方日报2013年9月13日 《马华能耍什么花样?》

2008年7月1日星期二

成也黄家定,败也黄家定

当2003年,黄家定从“没有主义”的林良实手中接任马华公会总会长一职时,顿时为华社带来了新气象,仿佛一切僵局即将会改变似的。林良实任职的十七年里,非但对华社任何毫无建树,而且长期迷失在巫统导航的政治迷雾里,无法自拔;由于90年代华人政治停滞不前且华社处于渐边缘化的状况,华人也开始对马华无动于衷的行为产生反感。

黄家定自加入马华便一直官宦通达、毫无障碍可言,起初被陈群川所提拔,接着又受林良实重用为政治秘书,尔后一直攀爬到今日的高位;政府机构方面从交通部长秘书开始起步,从未遇到任何的波折。黄家定是林良实一手栽培的接班人,当时又时逢80年代“梁陈党争”后最激烈的“AB派党争”,林亚礼与陈祖排联手对抗林良实的当权派,一发不可收拾,爆发了让华社极为丢脸的(“丢椅子”)事件。也由于前首相马哈迪亲自调停,且任何一方都不偏不倚,随着两派领袖退位下台,黄家定被党推举接管贤位,跃升总会长,与陈广才双双执掌马华。

新气象帮助马华在华社方面获得了热烈支持,再说黄家定有别于林良实,有心要重振分裂的马华,恢复马华的声望,打破沉闷的政治气氛。碰巧地是,不久即迎来马哈迪引退的消息,阿都拉时代宣布来临,于是,“新马华”在2004年的第十一届大选中和国阵一同大获全胜,刷新大马历史上执政党得票率最高记录。然而,危机从即刻起发生。阿都拉内阁执政后,大马无论在政、经、文、社、教各方面不但没好成绩,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。黄家定的为人在其成为总会长后已经改变,尤其是在国阵大获全胜后,黄家定与马华似乎越见得意忘形,虽然我们还看出他在努力重振党事业,也关心华社与民生动态。但就如巫统般霸道无知,马华议员视在野党不在,巫统的霸权主义就算是后马哈迪时期也无改变,马华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状况。久而久之,无助的华社渐对马华产生怨恨,处于优越感状态的黄家定也渐惹人生气。

自独立始经历了二次大选失利,一是由于党斗内讧、二是国阵政策的拖累,马华身为国阵成员而又被巫统势力限制,逃不过再一次的失败,就算是黄家定再有心改革,机会亦不再光顾马华。308大选后,多年死敌民主行动党的议席比马华多出一半以上,在野党赢得了史上最漂亮的成绩,这就是人民的力量,也是华社给马华的报复与劝告!黄家定单独支撑马华已得不到什么好结果,蔡细历、陈广才等人在选前引退,林祥才、周美芬等人选后失利,剩下廖中莱、魏家祥、黄燕燕、翁诗杰与其兄家泉在支撑,随后即爆发了“挺黄”、“反黄”的党乱,马华党中央又胡乱开除党员并限制他人竞选资格,所有的罪自然而然推向黄总会长了,有心还是无意,黄家定已失势,就算是当权派要其留任,地方造反派系也不会允许。

黄家定的六年已接近玩玩,进退两难之时不蝉联已是最好的办法,再坐下去不烦脑死也要备受千夫所指。马华尽管选个新总与副总,但要是再没有突破僵局和敢敢向巫统施压,为华社谋福利和出气维护华人权利;种族主义牌可以宣布已打完,马华的存在已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。黄家定的功过就任由华社本身去评断,或褒或贬已在所难免!

7月1日 晚上11点25分-當今大馬

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

黄家定的末日

从选后的党内部斗争到监督党员以至铲除异己,马华史无前例的乱局即将上演,“挺黄派”与“倒黄派”系之间瓜葛已不简单,如今已大致上分为“官僚派”和“地方派”之间不休止的争夺战了。

不知谁主张搬出了一幅“三人小组”的镇山牌匾,企图要压倒一切威胁到党声誉和导致分裂的“动乱份子”,不但拯救不了中央,还引起了地方派系之间联合反对中央集权,及以独裁手段来铲除异己的做法。首先,前议员兼老党员叶柄汉站出来揭穿此说法,马华的清党机器确实是存在的;然后是引退的前马华副主席的蔡细历卷土重来,不但具备挑战主席位置的势力,恐怕其还有领导“倒黄派”的天职。

如今看来,中央那里的“官僚派”,如翁诗杰、廖中莱、魏家祥等当官的人还死命挺着马华现任主席黄家定,“挺黄派”都是上一届仅剩下来的议员,308大选前,如陈广财一干老党退位,大选之日,马华遭遇创党以来的第三次败局,党内部开始有人宣称这是黄家定的失策,和阿都拉一样地被指责为选举的“败因”之一。这还能怪谁?要是没有选前的自傲性格,以及为华社尽多一份力,尽其华基政党所能做的事不就得了,早知如此何必当初?因此党和主席都有错,主席下台并不会影响党声誉,而党改革则必须改朝换代才有得实行了。

其实,马华的历年的败绩都很清楚,都是与主席集权制与党斗有很深的关系,陈修信时期就因为辞了林苍佑,才有后来的民政,1969年第一次尝到败局;接着陈(群川)、梁(維泮)的斗争导致1986年大选重挫;到了黄家定当主席为止,就如阿都拉继位是那样的让人有“好好先生”的错觉,马华逃过了林良实时期AB派系间丑陋的内斗。看清了,马华在行的只是不断的内斗和分裂,而非出多一份力来建设华社,而是扩大了华人丑陋的一面。黄家定死到临头还要搞什么“全民政党”,那华基政党的招牌是否该扔了?

马华多次经历了惨败又复苏,挽救党的机会不是没有,党一朝还在,党主席为什么怕不能撤换?不要太过着急,需要等待党大选的到来在打算,既然有心,“倒黄派”不如早些商量其人选,接着细心地捉揣摩和布局,总会等到黄家定和三人小组落网的时候。而且在这么混乱的局势,黄家定人躲到哪儿去了?为什么不出来澄清?其心里肯定有鬼!


黃家定的末日到了?-5月29日 9点10分 當今大馬